6月17日,欧洲半导体工业协会根据SEMI的数据绘制了图表。图表数据把每月产能的晶圆统一标准化为8英寸晶圆计算。该图表显示,除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半导体产区在2015年至 2020年的五年内的份额均出现下降。
据MarketWatch报道,国际数据公司(IDC)负责PC业务的分析师Linn Huang表示,“最短缺的组件是用于面板的组件,也就是驱动IC。” 他指出,智能手机和电视都面临液晶显示器(LCD)短缺的问题,而因疫情热销的笔记本电脑也正陷入同样的处境。
上海交通大学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集成电路设计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于2021年6月16日正式揭牌。联合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已通过2021年度三个项目的正式立项,标志着联合实验室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 16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将2021年全球IC市场同比增长从19%上调至24%,主要原因是DRAM和NAND Flash价格持续走强,以及许多逻辑和模拟IC产品类别前景优于预期。
据南京海关发布消息显示,1-5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值19618.5亿元,同比增长20.8%,较2019年同期增长1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3%。其中,出口12128.7亿元,增长23.4%,较2019年同期增长16.2%;进口7489.8亿元,增长16.7%,较2019年同期增长15.6%。
6月15日,华润微股票涨幅1.01%,报收75.90元/股,总市值达1002亿元,成功突破千亿市值大关,尽管在16日的市值有所下滑,但依然逼近1000亿元。而在此之前,汇顶科技、韦尔股份、闻泰科技、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兆易创新、北方华创等半导体企业的市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据日经中文网6月16日报道,由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田村制作所和AGC等出资成立的Novel Crystal Technology在全球首次成功量产以新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制成的100毫米晶圆。将于2021年内开始供应晶圆。
近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与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举行广东东源高纯石英和碳化硅单晶硅一体化硅产业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东源发布指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0亿元人民币,一期计划投资100亿元,二期计划投资30亿元,三期计划投资5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预计年上缴税收30亿元。
日前,芯源微披露其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即本 次发行不超过2520万股,募集总金额不超过10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上海临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端晶圆处理设备产业化项目(二期)、补充流动资金。
当下,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遭遇产能紧张问题。近日,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缺芯的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包括电子产品、汽车制造行业等都受到极大冲击。缺芯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只有5G、电动汽车等少数几种芯片能够涨价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