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芯国际股东大会:中芯国际详谈芯片市场供需变化、设备材料国产化

来源:爱集微

日期:2022-06-29   


集微网消息,6月24日,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企业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线上召开了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会并对所有议案投出赞成票。

在股东大会上,中芯国际董事长高永岗指出,2021年是中芯国际发展历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复杂的外部形势下,公司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保证了连续生产,保障了客户需求,全年主要财务指标较上一年度均有大幅成长。

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国际局部冲突等事件又给全球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高永岗表示,在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同时,新能源汽车、显示面板和工业领域的需求增长,导致了半导体制造产能结构性紧缺在短期内的加剧。

“公司准确把握在地化生产需求及市场结构性缺口,业绩保持稳健发展势头。面对疫情的考验,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抗疫保生产,基本上保证了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和客户订单的交付。基于上半年的成长预期,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若外部条件无重大不利变化,预计今年全年销售收入增速会好于代工业行业平均值,毛利率会好于年初所说的高于去年毛利率水平的预期。”高永岗如是说。

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大会上,有股东提出疑问称,虽然中芯国际去年业绩亮眼,毛利率达到31%,净利率达到33%,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更是达到了70%,但资产收益率偏低,仅有10.5%。

对此,高永岗表示,近三年以来,公司的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等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相对应的,那么近三年以来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4%、7%和超过10%,高于历史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公司的经营性利润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扣非净利润显著提高,这说明公司的经营性盈利能力在增强。与净利润的增幅相比,净资产收益率增幅的确有限,但这主要是与公司近几年净资产基数大幅增加有关,目前已经从前几年的60亿美元增加到了如今的170亿美元左右,增幅达两倍。

值得一提的是,高永岗指出,中芯国际的权益性资金主要体现为现金状态,未来公司会把这些现金全部用于产能建设和研发投入上,努力将现金资产状态转变为经营性资产,不断扩大公司的收益能力和盈利能力。

不过,高永岗也强调,按照集成电路行业规律,将现金资产状态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并开始为企业创造收益这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目前,行业差能建设的周期普遍较长,以一座5万片月产能的12英寸厂为例,从厂房土建、洁净室的建设到设备搬入和投产状态,一般需要2-3年。而投产后的产能爬坡,到最终满产又需要2-3年的时间,所以,往往从建厂到最后满产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由于工厂运营前几年会受到折旧的增加等影响,抵减一部分利润,所以工厂建设初期,其经济效益上并不会有很好的体现。然而一旦这些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后,这会为公司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推动公司收益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高永岗进一步指出,“产能建设是公司的长期布局,现在的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过去几年的布局,未来的成长则将寄希望于眼下的产能建设”。

根据中芯国际2021年财报预测,今年在超50亿美元资本支出的加持下,该公司产能扩充幅度将超过去年的10万片,8英寸约当晶圆月产能或有望提升至72万片以上。

绑定客户,灵活切换,稳步扩产

在中芯国际稳步扩产的同时,市场上经常有下游砍单的杂音出现。本次股东大会上,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也着重谈及了芯片市场的供需变化情况和中芯国际的应对方法。

赵海军首先强调,目前芯片市场仍然处于结构性短缺状态,一些受到新冠疫情、欧洲局部战争、国际航运影响的细分市场,例如手机等消费品类库存水位较高,其对芯片的需求会大幅削减。但许多原本库存水位低、长期供不应求的细分领域,目前仍然对芯片有着大量需求。

高永岗补充道,2022年整体来看,中芯国际的客户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但公司从去年底开始已经及时将产能分配做了一些调整,把产能转换去做一些需求旺盛的领域,去做一些增量市场。另外,中芯国际许多年积累下来的产品平台和产能主要集中在一些细分领域,目前来看,这些领域也正是产业的结构性缺口所在,所以中芯国际现在建立的产能应该还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预计今年产能仍然会供不应求。尤其是MCU、超低功耗、电源管理、显示驱动芯片等领域。

而关于供应端,赵海军则指出,由于全球的芯片制造商突然扎堆建厂扩产,材料、设备等供应商无法立即响应庞大需求,导致产品交期大幅延长,这使得晶圆制造环节的新增产能并不能立即开出。所以,如今看到的建厂行为并不是为了缓解短期的芯片短缺,而是芯片制造商们的长期布局。

赵海军进一步表示,关于芯片市场的供需变化,中芯国际需要做好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跟客户绑定、跟市场绑定,签订长约并对未来的产品和市场做出规划。跟客户协商如何将库存水位高的产品减少,如何将低库存、新迭代、新设计、新应用、新升级的产品迅速进入量产。

第二个部分是中芯国际继续投资研发,把现在正在做产品平台做到最优秀,使得市场进行调整的时候,保证公司的产品平台能够凭借高质量、高竞争力以及更快的迭代速度,首发进入市场。同时,还要做好不同工艺平台的互相顺利转换,保障产能能够灵活调配,与客户沟通好后,内部要坚决执行。

第三部分则是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充需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跟客户和市场协调同步发展,不做机会主义者。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今年的产能增量会高于去年,但也并非是大爆发式的扩产。公司会把新产能聚焦在结构性缺口领域,设备只要进来,就能保证有订单,有产品平台,有管理经验。通过稳中求进和循序渐进的做法,使得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充跟市场结构性紧缺的节拍是一致的。

坚定支持国内产业链成长

除了芯片供需情况,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也是时下产业内的热点话题。随着科创板成立,越来越多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供应商成功IPO,他们的成长,离不开中芯国际的长期大力支持。而现如今,他们的成功也逐渐开始对中芯国际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经过中芯国际10多年的主导及其他同行的支持,国内的供应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许多供应链上的头部企业已经成功IPO了,我们衷心的祝贺这些公司能够做到如今这样的规模。”赵海军在股东大会上如是说。

赵海军表示,从10多年前开始,中芯国际就非常主动积极的推进国内供应链的发展,包括引进首台套的设备,首批次的材料,对产品进行检验评估,然后与供应商一同对产品进行改进。一旦产品能达到量产的要求,中芯国际就迅速的导入量产,实现量产验证。同时,中芯国际在高永岗董事长的领导下,还拿出资金去支持比较小的初创企业,使它能够把技术和产品能够逐步向前突进。

赵海军称,中芯国际管理层过去10多年长期达成的共识就是,积极支持国内产业链产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备、新材料、新器件这方面的应用,平时过程中不断的导入,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使用,将满足要求的本土产品尽可能的采购进来。

为了做到这一点,中芯国际配备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断的协调各方面资源来支持国内产业链的应用和发展。因为放眼全世界,过去任何一个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的地区,都有一个优秀的产业链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中芯国际也充分的认识到培育本土产业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芯国际和同行的其他公司能够稳定的向前发展。

赵海军还强调,中芯国际不能只作为一个设备的使用者和材料的使用者,只有配合供应链上下游的产业链一起来学习和发展,才能迅速的把这个行业知识最强的竞争力都建立起来。同时,更加完善的国产供应链对于中芯国际而言,也是安全性的保证,不但能够保障中芯国际的运营生产连续性,也能保证广大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性和回报率。

最后,赵海军承诺,中芯国际会一如既往坚定的支持国内产业链的成长和进步,会把过去做的这些积极主动的做法,继续发扬光大,越做越好,争取每年能够上一个新台阶。(校对/ICE)


返回列表
上一篇:2022年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 下一篇:【IC设计】山雨欲来,六类芯片价格持续下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