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容来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见习记者缴翼飞 ,谢谢。
日期:2022-04-24
4月23日,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举办的“2022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开局平稳,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表现依然突出,后续工业稳增长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需要加强前瞻性研判,做好跨周期调节,实施精准性对冲。
辛国斌强调,针对疫情影响,工信部从3月份就启动建立防疫物资、民生保供,春耕备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的相关工作,大力协调解决物流受阻,零部件供应中断等问题。目前已经发布4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总量为2000多家。
“这2000多家企业大多是产业链龙头,在产业链上还有与他们相关的几千家企业,现在各部门与相关地方政府建立了一个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堵点和痛点问题。”辛国斌说。
对于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稳增长的问题,辛国斌表示将突出“六个着力”,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优质企业群体,为中小企业发展纾困解难,着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环境。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增多
辛国斌表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总体实现了平稳增长。但当前奥密克戎病毒肆虐全球,国际地缘冲突升温,粮食危机、美联储加息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增多,微观主体的感受与宏观数据出现一些差异,内外部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挑战。
第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辛国斌指出,进入2022年,抗疫政策差异、疫苗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不同经济体复苏更加分化,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近期OECD和IMF分别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下调1个和0.5个百分点。受货币宽松、供给冲击等因素叠加影响,主要经济体通胀屡创新高。经济增速下降、通货膨胀上升,一升一降,全球经济可能陷入“滞涨”局面。
同时,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转向,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造成较大冲击。国际地缘冲突引发原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并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扰动。
第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通过多种渠道传导冲击工业经济。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目前已波及30个省区及近200个地市。辛国斌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人流、物流不畅的情况,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受阻,企业停产限产明显增多。全国3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日均值同比增长2.6%,较1~2月6.2%的增速大幅回落。
“长三角地区汽车装备、电子等产业,其中一家企业停产,可能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上一大批企业受到影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大局。”辛国斌说。
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出台相关政策举措,要求全力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协调解决制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突出问题。工信部已向上海等抗疫一线派出工作组,加强前后方协同、强化部省联动,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
第三,供给侧约束持续显现,芯片和重要矿产资源保供稳价压力加大。
芯片结构性短缺仍在延续,一些国际大厂芯片交货期延长到30周以上,持续制约汽车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产能释放。
此外,铜、镍、钴、锂、铂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相对集中,在地缘冲突、产能周期和资本炒作等因素叠加影响下,短缺风险显著上升,全球航运阻滞、运费价格上涨的局面仍未明显缓解。
第四,市场需求回升面临制约,工业经济恢复的内生动能仍显不足。
3月份以来,消费复苏受疫情反复扰动,发生本土确诊病例的地市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了35%。
辛国斌认为,随着一些地区上调疫情防控等级,消费场所受限,消费增长可能将再次放缓。投资后劲不足,疫情冲击、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同时,出口的不确定性也在上升,随着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退潮、新兴经济体产能逐步恢复、防疫物资需求减弱,叠加去年高基数因素,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速面临回调压力。
第五,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市场预期依然偏弱。
辛国斌指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的困难,市场预期依然偏弱,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尤其是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持续加大,一些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有单不敢接等现象。企业清欠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中小企业回款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依然不足。
“3月份制造业小型企业PMI为46.6%,虽然比2月上升1.5个百分点,但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中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下降2.9个百分点,也是低于临界值。企业的库存也在增加,很多企业感觉到销售链影响较大。”辛国斌说。
他认为,3月份以来,一些指标明显放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表现的依然突出,恢复仍不均衡、不稳固。但中国工业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韧性与潜力。去年四季度以来出台的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正在持续显现,组合式减税降费、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内需等政策红利还在释放过程中,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恢复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
纾困政策落实落细
对于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稳增长的问题,辛国斌表示,将加强前瞻性研判,做好跨周期调节,实施精准性对冲,具体突出六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
大力推动已出台的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落地见效。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省市、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调度监测和形势研判,加强政策研究储备,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在今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中,我们将重点督查工业稳增长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已出台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辛国斌说。
二是着力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
工信部已经组织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目前收到企业反馈的各类问题诉求200余条,涉及近1000家企业。同时还在抓实落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白名单”制度,加强部省协同和跨区域协调,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复工复产。
加大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强化钾肥、稀贵金属等重点产品供应保障。继续实施汽车芯片攻坚行动,全力提升芯片供给能力,推进龙头企业强链补链。切实做好医疗物资保供工作,持续完善重点医疗物资保供体系,加强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试剂、疫苗、重点药物、医疗装备等医疗物资生产调度和供应保障,全力保障上海等地抗疫医疗物资需求。
三是着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行业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继续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聚集,使制造业上下游创新形成联动、协同效应,加速科研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
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将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完善“揭榜挂帅”等组织方式,加快攻关突破。发布优秀示范推广产品和工艺目录,实施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示范应用,支持企业用好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等优惠政策,解决“不敢用、不想用”的顾虑,促进产品迭代创新,加快变成“能用”“好用”的产品。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继续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完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机制,进一步研究支持集群发展的针对性举措,加快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培育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着力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全力为中小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工信部将着力推动落实已出台的助企惠企改策,深入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帮扶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举措。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涉企“三乱”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特定领域,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更多“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五是着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面向重点领域实施行业数字化改造,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标准体系,培育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推动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设备上云上平台。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工厂。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发挥标准引领和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更多智能制造工厂。
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发布绿色低破升级改造导向目录。启动一批改造升级项目,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示范应用,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工艺革新。落实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制定一系列专项政策,稳妥、科学、有序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进一步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在培育新增长点的同时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今年将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坚持建用并重、以建带用、以用促建,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场景协同发展。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一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挖掘推广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六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环境。
深化改革激发产业发展动力,继续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向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倾斜。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组织实施制造业专项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深化产融合作,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发挥政府性引导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造业人才供给保障,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引导制造业企业在提质增效中改善制造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待遇。
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发展的道路,紧扣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领域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利用双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国内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中关村芯链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中关村芯链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联盟。